岳陽早期群團組織的建立
來源:未知來源 日期:2015-04-24 12:00
1922年春,岳陽開始有了黨組織活動,為適應革命斗爭的需要,在黨組織的直接領導下,特別是在革命統一戰線的推動下,各縣工、青、婦及其他革命群眾團體在斗爭中相繼建立和發展起來,這些團體在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斗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工會組織是建立比較早的。隨著黨的創立和工人運動的興起,在1919年11月成立的平江工業辦公室,1922年改為平江工會后,在黨組織領導下,發動工人開展了多次罷工斗爭。岳陽鐵路工人在1922年8月,正式成立粵漢鐵路岳州工人俱樂部后,9月,組織長武段罷工,取得震撼全國的罷工斗爭大勝利。1926年,北伐軍克復岳陽各地前后,工人運動重新發展起來,行業工會、基層工會紛紛建立,成立了縣總工會。到1926年底,參加工會的人數達16000余人,建立基層工會87個,同時,為使工人運動深入開展,從縣到鄉成立了工人糾察隊,為支援北伐戰爭,維護社會秩序,反擊軍閥的鎮壓發揮了積極作用。
共青團組織的建立始于1922年春,最早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組織的是岳州鐵路工人團小組。1923年春成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岳州地方委員會,活動至1924年。其次是1923年冬建立的社會主義青年團平江地方支部,時有團員8名。1924年3月,經過整頓改為社會主義青年團湘區第二特別支部。1925年5月,社會主義青年團改為共產主義青年團后,平江團特支召開團員代表大會,建立共產主義青年團平江地方委員會。11月,改為共青團平江地方執行委員會。1926年10月,又改為共青團平江地方委員會,團員發展到134人。1926年5月,岳陽建立共青團岳陽特支,11月成立團地委。華容縣團組織是在1924年底,中共湖南區委派程學敬為團小組長回華容后才開始活動的。1925年7月,經中共湖南區委特派員歐陽笛漁批準,建立華容黨團聯合支部。12月,黨團分開,建立共青團華容特別支部。1927年3月,建立共青團華容縣委員會,團員發展到30余人。臨湘縣共青團特支于1926年9月在縣治陸城建立。湘陰縣1927年2月建立共青團湘陰縣特別支部。1927年5月,長沙“馬日事變”后,湘陰、岳陽、臨湘團組織解體。平江、華容縣團組織遭到破壞后,轉入地下斗爭。
農民協會是大革命時期最大的群眾組織,遍及農村各個角落。建立較早的是1919年12月建立的平江農事公會,1920年改名平江農會。1926年正式成立縣農民協會。到1927年4月,會員達30萬人。在全省農民運動興起后,各縣農民都紛紛起來,建立基層農民協會,北伐軍攻克各縣后,農民運動蓬勃發展,到1927年春,岳陽五縣參加農會的達74萬之眾。還建立了懲治土劣特別法庭和農民自衛軍,狠狠地打擊了地主劣紳的反動氣焰,保衛了農民自己建立的革命政權。
婦女組織在大革命時期稱為女界聯合會。它是隨著農民運動的發展和婦女的覺醒,逐步建立起縣、區、鄉女界聯合會組織的。在黨組織的領導下,發動婦女起來革命,為農民運動的深入開展和婦女的解放發揮了婦女的“半邊天”作用。
在黨的創立和大革命時期。各地黨組織還領導成立了一些革命群眾組織,如平民教育促進會、青滬慘案雪恥會、學生聯合會、商民協會等,這些組織都為發動和組織人民起來革命起了積極作用。各地群團組織的建立,為土地革命戰爭準備和創造了條件。